原是牛隻中央屠宰场,這裡現稱"牛栅藝術村... 閱讀更多
依度曾經係牛隻屠宰中心,依家就租比藝術家做工作室。入面嘅紅磚平房喺香港好少見都幾特別,但今次去就唔見... 閱讀更多
牛棚藝術公園之旅,土瓜環一日遊
自從屯馬線開左之後,來土瓜環真係方便左好多,亦都比我地發現更多香港好玩既地方,發掘更多新景點喂生活帶來一點樂趣
#牛棚藝術村 #牛棚 #牛棚藝術公園 #土瓜灣 #香港一日遊 #香港必去 #travelhk #香港 #香港好去處 #文青路線 #懷舊香港 #懷舊風 #細味生活 #hkig #hongkong #hongkongtravel #香港打卡 #舊區 #舊區活化 #activation #活化空間 #重建 #culturetrip #hongkongculture
我使用與參觀完畢宋皇臺站,繼續前往附近的「牛棚藝術村」看看。
「牛棚藝術村」外設置新潁的椅子供市民休息。
我曾在舊照片與視頻中看過昔日人力車車伕在幹活中,不少是沒有穿著鞋子,
我是患有扁平足,我在緬甸參觀廟宇要赤足踏步在灼熱地面上,所以,深感沒有鞋子穿的苦況,每次看見人力車,都為那些年代人感到難過。
原本是一個營運了近一個世紀的屠宰牛隻的屠房,這個過百年歷史的戰前建築被活化成文藝空間,屬二級歷史建築,紅磚牆加文化藝術的結合。
網上資料:建於1908年,是處理活牛的中央屠宰中心,營運了接近一個世紀,1920年代進行擴建工程加設棚屋,而牛棚後方則屬1950至80年代的擴充用地,作為臨時牛房豬欄等用途,1969年,新屠場在長沙灣落成,整個牛棚改用為檢疫站及買賣中心,1999年上水中央屠房啟用,牛棚才正式關閉。
逐漸會消失在城市中的拱門平戶,包括軍營、大澳棚屋。
看見土瓜灣的煤氣鼓,我曾想過它位鬧市危險性大嗎?!
它還有在運作嗎?!一連串的疑問,我在網上尋找較正確的訊息。
原來:於1956年投產的北廠,原有兩個煤氣鼓,其一已於2015年拆卸,煤氣公司早於1933年在馬頭角興建南廠,期後因為二戰而停止運作。戰後重建,因人口急增而加建現有的北廠。
南廠於九十年代停產,自1986年大埔廠房落成後,本地98%的煤氣由大埔廠生產,餘下則來自馬頭角廠。
早於1958年,已經從馬頭角廠舖設海底管道,供應煤氣給港島居民了!
在北海道旅遊會經常看到這些植物生長伸展到牆壁與屋簷的畫面,
不知道居住會否有隔熱功能!?但我恐怕會招惹很多蚊蟲。
牛棚藝術村裏,今天開放12號室,有個命題「躍變龍城」的展覽。
原是牛隻中央屠宰场,這裡現稱"牛栅藝術村"; 由於地處舊街一角,不是容易到達的地方。
其實红磚黑瓦的古建築物,可塑造性也高: 不过現時裏面的展覽間感覺很多已經被廢棄,放滿雜物。
所以到這裡入內,影了数張相片及快速看看就算,趕緊離開。
依度曾經係牛隻屠宰中心,依家就租比藝術家做工作室。入面嘅紅磚平房喺香港好少見都幾特別,但今次去就唔見有活動參加,結果行個圈就走人。
住在這里附近,但郤還少來,比起JCRC,這里不算多藝術家駐守,但一個舊區有咁大的藝術地方,對香港來講,算不錯了吧
牛棚藝術村不定時會有不同的展出作品,有户外有室內,交通連接主要是巴士和小巴。
牛棚建築在香港很難得仲有保留。